多地推行“阳性居家”,专家释疑邻居感染风险多大
〖壹〗、第一财经了解到,近来 ,在北京 、广州等地,让符合特殊要求的无症状或轻型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,已部分成为默认模式,无需经过邻居签名同意;涉及人员面也有所扩大 ,从起初的“符合特殊条件的无症状、轻症新冠感染者”,逐渐扩大到“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、轻症新冠感染者”。
感染者同住人要注意什么?
感染者同住人要注意以下几点:严格居家隔离要求: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,谢绝一切探访 。同住人应做好个人防护 ,与阳性感染者一起遵守居家隔离康复管理要求。居住与用品分开:阳性感染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,衣物、床单 、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、分开洗涤。
佩戴口罩:感染者和同住人员均需佩戴N95口罩,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。勤洗手与消毒:保持个人卫生 ,勤洗手,并对日常接触的物品,如餐饮具、卫生间等进行定期消毒 。分餐制:实行分餐制 ,使用专用餐饮具,避免交叉感染。注意通风:每天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垃圾处理:隔离房间的垃圾需要经过消毒后再单独处理 ,避免病毒通过垃圾传播 。物品传递:在隔离房间门口放置一个凳子,方便传递物品,减少直接接触的机会。佩戴口罩:如果无法完全避免与阳性家人接触,双方应佩戴N95口罩 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
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 、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(站)分会秘书长陈志表示,感染者应尽可能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,并避免与其他同住人面对面接触 。为降低感染风险 ,需佩戴N95口罩、勤洗手、做好日常消毒等措施。此外,居家期间要特别注意对重点部位如餐饮具 、卫生间等做好消毒工作。
很难避免,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: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 ,或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,应当做好自我防护,佩戴N95口罩、一次性手套 ,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,做好手部卫生 。
上海出舱出院人员回小区后如何管理?
若有发烫等病症,应做好安全防护 ,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就医。市防治办规定,各个区要具体指导催促街镇加强连接,做好现行政策表述疏通,居(村)委员会、物业管理等不可阻止 、回绝相关工作人员回到小区。
四是如有发热等症状 ,应做好个人防护,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。上海市防控办要求,各区要指导督促街镇加强对接 ,做好政策解释疏导,居(村)委会、物业等不得阻拦、拒绝有关人员返回社区。
居家健康监测期间,人员应佩戴口罩 ,尽可能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,减少与同住人的接触,分餐饮食 ,勤洗手,避免外出活动。在监测的前六天无需进行任何检测,第七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。此外 ,随申码在此期间会被赋为“黄码 ” 。出院 、出舱人员需注意以下事项:监测结束后三个月内,无需纳入社区筛查。
上海市卫健委通报出院出舱人员规范管控要求,具体有何要求?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符合出院、出舱标准后,定点医院、方舱医院为其出具解除隔离医学证明 ,对健康管理事项进行告知承诺;对随身物品、衣物以及行李箱等进行全面消毒。
新冠肺炎感染者符合规定出院(舱)后,不纳入小区筛选目标,家居健康监测6日内不用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体检验 ,也就是在这期间不参与小区机构的核酸检测 。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,由所在地分配顺风车将其转到公办定点医疗机构检验,或由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取样送公办定点医疗机构检验。